广 西 专 业 综 合 性 心 理 服 务 机 构

育儿说|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发表时间:2020-04-13 16:41


心翔心理育儿问题解答专栏

家长:孩子5岁半,现在放假在家教他一点英语和认字,每天10分钟左右。但是有时候他会说今天不想学了,是遵从孩子的意愿不强迫,以免破坏学习兴趣。还是告诉他要坚持,即使不太情愿也要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很矛盾。


心翔大林老师:

首先是弄清自己做这件事的目的,因为目标对了,走的路才不会歪。适当逼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韧劲和耐心,而不是为了逼着孩子去帮我们实现未达成的梦想,更不是拿孩子当作自己的作品,拿来跟别人做比较。

其次是好好把握这个度。因为适合孩子的,做起来会得心应手,信心满满。父母要努力陪孩子一起,找到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然后坚持走下去。

最后,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学,开始想尽办法对抗,甚至偷偷放弃时。我们要找到孩子不想学的原因。千万不要跟孩子站在对立面,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否则只会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厌恶。

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比知识获取更重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比单纯的物质奖励要重要,如何提高孩子的内驱力,在之前类似问题中也有提到,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简单地告诉他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你想研究一只恐龙,那就需要先学习恐龙的知识,否则你发现了恐龙化石也不知道。父母要做终身学习者,成为孩子学习的伙伴。




家长:小时候还喜欢听我念书,现在几乎没有兴趣了,买了好多有意思的书都不愿意听。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心翔心理大林老师:

首先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利于阅读的环境。比如可以很方便拿到的适合孩子当前年龄段阅读的图书,以及舒适的阅读区域,阅读过程中不打扰等。只有在阅读氛围的环境中,孩子才会有阅读意识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单纯的靠父母强制性的阅读,只会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其次要根据孩子的兴趣,让孩子选择自己愿意阅读的类型的书。例如有些孩子喜欢看绘本,可以先从绘本入手,逐渐的增加绘本中的文字量。

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你常常读书,孩子也会因为好奇而翻看你的书。当他对一切都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学习冲劲时,兴趣之门被打开,一切就好办了。只有父母也喜欢阅读,才能带动孩子养成这个习惯。每天固定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形成规律的时间。习惯至少需要连续的21天养成,所以坚持很重要。

阅读不是灌输知识,传授方法。阅读是让孩子在快乐中自己去感悟,好书常常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孩子,而不是让好书的意义通过成人的嘴巴告诉他们。


家长:儿子2岁6个月,他现在喜欢摸他的小鸡鸡,会不自觉的去摸,每次纠正之后他会有所改变,但是有时候他就说:“我要摸鸡鸡,我要摸鸡鸡。”讲道理的方式好像对他不起作用。我们要怎么办呢?


心翔心理大林老师:

2-4岁的宝贝,处于一个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在性蕾期,宝贝的性心理可以有以下4个特点:性好奇;性骄傲;幼儿手淫;性别认同。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要了解这个事情的发生是正常的,符合发展的,不要过分惊讶或慌张。其次,有些孩子由于感统失调,会出现这类的情况。当父母或保姆在养育过程中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就会造成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引发孩子玩弄生殖器的现象。这类孩子需要通过感统训练,控制环境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儿童能作出适应性反应。

最后,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帮助孩子纠正这个行为。例如:①丰富孩子的活动,注意培养多样爱好,转移注意力。②当孩子提出性问题时,应轻描淡写地回答,不要欺骗,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有神秘感。否则父母的窘迫与羞怯,只能加重宝贝的好奇心。③减少环境中诱发性活动的刺激。孩子的内衣内裤应宽松些。④用正确方式引导。当父母发现宝贝与宝贝之间有互相观看、相互触摸等性游戏时,应及时加以阻止,但要注意方法,不要训斥、打骂,而要说明道理,正确引导。应用科学名词解释男女的生殖器,并告诉孩子如何保护它,不能随便玩弄。每次回答回答的这些问题时,不要超过孩子的好奇范围和理解能力,就具体问题回答,不要过深过细,应当通俗易懂,充满自信。



心翔心理育儿说

从小被认可和不被认可的孩子,长大以后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我有一个朋友,她就是从小被鼓励、肯定、包容的人。她乐观积极,总是对什么事都抱有激情。从她嘴里听到的,永远都是正向的、有希望的观点,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或者给予她更多机会。


一次聊天中,她说起了父亲的一句玩笑,“我出生的时候是腿先出来的,可是我爸却告诉我是打着莲花座出生的。”说到这里,她笑得花枝乱颤,但我却在她的话语里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


对于女儿,父亲给自己出生场面的评价,让她感受到了认可、重视,以及不可比拟的价值。不管事实是不是坐着莲花出生的,她无疑是被无条件接纳,并深爱着。


反之,如果一个人总是从小得不到认可,那又会怎样呢?我遇到这样一个孩子,他其实样样做的都不比同龄人差,但却非常敏感且情绪化。在去支教的前一晚,我们发起了孩子们的小组讨论,主题是自己有什么才华可以服务留守儿童。这个孩子充满热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组员们觉得这个想法并没有什么创意,甚至有人说,“你的这个能力人家都有。”这一句话激起了他和组员间的矛盾,甚至让他崩溃得大哭了起来。你是否觉得这个孩子太自负了,经不起一点批评?但我却从他的委屈里感受到他强烈地渴望着被别人认可。


自负是缺乏被认可的孩子最容易发生的表现,这样的孩子是很容易发脾气的,虽然每次发完都很懊恼,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他们不苟言笑,喜欢和别人对着干,爱挑刺,好像事事别人都不如自己。有的长大后会感觉生活残忍又不公平,给其他人都设定了不近人情的评判标准,所以这样的人很难与人相处,这些都是和内在的自己在对抗,不是外界对他不好,是自己拒人于千里之外,堵死了所有的路。即使他们中有人通过艰辛获得了成功,内心也依然痛苦,每天戴着面具,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更加感受不到真实的自己。


在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得到无条件的接纳是多么重要。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经历中一直没有得到认可,这很可能会成为他一生的需求,直到当他成为父母的时候,也还会是个成年儿童。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记得在他童年时期就给予他一份认可,种下一颗无条件接纳的种子,假以时日,这颗种子在爱的氛围里将成长为参天大树。


“听话”是好孩子的标准吗?


大多数中国父母都说过类似的话: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如果你去问幼儿园的小朋友,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他们大多会回答你,听爸爸妈妈话的孩子。这无疑暗含着一个潜台词:我需要满足父母的要求,才能获得他们的爱。


在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话里,还有一个更直接明了的词:讨好。


乞讨他人的好感。


乞讨是卑微的,需要把自我的感受往后排,甚至降到最低,最终放弃自我的感受。当一个孩子完全放弃自我感受后,他就只能不断地渴求别人的认同,才能填满自己的内心,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


他们通常敏感,缺乏自信,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习惯性地看别人的脸色,在意别人怎么说

很难拒绝他人的合理要求

怕麻烦别人,当他们获得帮助时,又感觉自己承担不起别人对他的好,会觉得受宠若惊,总想着马上要回报别人

有的孩子会默默地,感觉理所应当地承受不公平,甚至是霸凌和性侵,因为他们总会在发生事情后认为是自己的错。


扪心自问,在传统的教育理念里,好孩子的标准何尝不是听话呢?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似乎都是这样认可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又如何能活出真实的自我呢?



如何做到认可孩子?


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的孩子,他们都曾意气风发,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追赶上名列前茅的同学,都曾在你面前展示过获得的荣誉。


如果你感受到他对学习的冷淡、懈怠,甚至厌弃,这一连串反应中家长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难道全都是孩子的错吗?从表象上看,你可以责怪孩子不务正业,交友不慎,认为这是他堕落的结果。但你无法回避堕落的背后是一份无奈的自卑和想得到认可的渴望。


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孩子呢?


1、真心欣赏你的孩子,并把你观察到的优点真诚地表达出来


2、宽容事情的结果,即使不够理想,你也可以着手过程,逐渐调整


我们常因为成绩和孩子发火,但即使是高考也不能决定命运的好坏。比起分数,孩子擅长什么,是否有生存能力,如何实现价值,这些问题更值得我们的关注和培养。


3、接受现实,认可自己


这里的认可不仅仅是对孩子来说的,也是对于我们自己,甚至是我们自己的父母。


我们总是把未完成的遗憾和焦虑负重在孩子身上,比如有的人因为学历吃过苦,就认为孩子必须进入名牌大学;有的人因为小时候家里穷,就认为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但其实现在的你,就是最好的你,接受那些错过的,注重此刻你拥有的。用你擅长的去引导孩子。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学觉察自己是否虚伪,是否在讨好,有觉知地体会和孩子的每一个当下。因为家是孩子的根,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你所看到的不完美,不过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脆弱,是小我伪装的把戏。长大后目中无人,不可一世的样子,也不过是童年时代缺失的自尊。


孩子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接纳正是爱的表现,内心充盈了,空洞带来的负面反应就会减少。



如何不再对孩子的行为大惊小怪?


很多父母都会用一种过度的方式,应对孩子的各种状况,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


孩子有点擦伤,我们就急忙送他们去医院;

当孩子考试得了C,我们就立刻去请家教;

如果别的孩子打了我们的孩子,我们恨不得立即将他们一家送上法庭;

如果孩子撒了谎,我们就暴跳如雷;

如果孩子腻烦了,我们马上就去买玩具,虽然买回来的不一定比他们拥有的更好玩;

等孩子到了13岁,我们又会替他们张罗一场比婚礼还体面的派对……


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内在的匮乏,缺乏稳定的价值观,于是产生了一种夸大、扭曲、过分解读的状态。


人就是如此,当内在空,自然会向外求,期待用别人的好来取悦自己。别人满足不了自己的期待,就会觉得不得了了。如果我们总是感觉“不得了”“很糟糕”“完蛋了”,情绪就会被恐惧支配,受害的一定都是孩子。


我们口口声声说“爱孩子”“为孩子好”,可这份“爱”却容不下孩子的真实。


父母的觉醒,意味着不再大惊小怪,不再过分应对孩子的行为,明白如何控制情绪,如何沟通,甚至接纳那些曾经无法接受的。父母有暴力和极端的行为,都是产出过度的表现。


学会和情绪和平相处,是唯一也是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