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专 业 综 合 性 心 理 服 务 机 构

出现问题的是孩子,为什么家长需要做心理咨询呢?

发表时间:2020-05-30 16:38


▲在做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个案时,我们常常会要求父母也来做心理咨询。但是在跟父母解释必要性的时候,他们都会觉得:有问题的是孩子,为什么家长要做心理咨询?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当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父母也是承受了很多压力与焦虑的,家庭环境会处在一个紧绷的状态下,即使孩子来做心理咨询,家庭环境没有改善,也很难看到孩子的改变。

其次,孩子之所以会有“问题”,跟家庭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人不能脱离社会生存一样,孩子出现“问题”时,基本上都可以从家庭找到原因,孩子承担了家庭关系不正常的“责任”,表现形式就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行为及心理问题。

  

  家庭如何塑造人

家庭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单位,传统意义的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母和子女,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元文化共存,家庭构成也多元化呈现,如丁克家庭、单身主义、单亲爸爸或妈妈以及同性恋家庭等。

什么是正常家庭?

有很多人会说,不正常的家庭就是离异、丧偶的家庭,一家三口的小康之家才是正常家庭。

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中国有句俗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心理学家观察发现,有问题的家庭背后令人惊讶的往往是成员之间的批评、指责、冷酷和控制,而这些让人不舒适的表达在家庭成员间互为因果。

因此,基于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摈弃了“正常”和“异常”的概念,强调家庭过程中有利于维护家庭功能的整合和维持模式。

对于某些特定家庭,非常态运行模式反倒可以维护家庭的良好功能。比如面临情感破裂的夫妻,分居或离异可能更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心身健康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米纽庆认为:家庭成员的构成远远没有家庭中的互动模式重要

  

夫妻系统的建立

两个人相识、相知、相爱,步入婚姻殿堂,从我变成了我们,一个新的家庭诞生,夫妻系统得以建立。

新婚夫妻面临的重要任务是互补和相互适应

传统文化中的男主外、女主内就是一种在特定文化中分化的夫妻互补功能。一个来自于男主外家庭中的女孩很难爱上一个男主内家庭中的男孩。

人的心理活动起源于原生家庭,夫妻适应是两个家庭模式适应性的检验。

新婚夫妻往往陷入牙膏是从前挤还是从后挤的争论中,“牙膏理论”体现的就是原生家庭互动模式的不适应性。一项很有意思的小调查显示,英国夫妻吵架的最常见原因是男士小便时不翻马桶盖,第二位的是某一方不随手关灯。

矛盾的重点不在于马桶盖和关灯,而在于家庭中加入新的模式后原先的模式能否做出适应性调整。

夫妻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组成应对外来压力的避难所。

丈夫失业了,极具挫败感的回到家中,妻子得知后倍感压力,良好的夫妻互动需要妻子给予安慰、理解和支持,共同度过难关,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妻子承担更多的经济支持,反之亦然。

一对结婚不久的夫妻前来咨询,原因是创业的妻子觉得老公经常挑剔她,总给她的项目泼冷水,而丈夫则认为妻子固执,从不采纳他的建议,二人觉得日子没法过了。

进一步对夫妻系统之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发现,妻子的父亲在1年前得了重病,需要近百万的器官移植费用,作为独生女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照顾家人的重任,拼命工作赚钱,对于老公其实是怀有愧疚的,觉得老公取了个“累赘”。而丈夫则认为家庭有困难应共同面对,而妻子总一个人承担,自己好像是个外人似的。

妻子的固执是一种应对压力的策略,而丈夫的挑剔其实是渴望被重视和关注

组建不久的夫妻常常习惯在原有模式中解读彼此,面临压力时更善于使用熟悉的应对方式,此时矛盾和冲突常常出现。

解决冲突是优化夫妻系统的契机,跳出原先定式去看看对方表达背后的真实动机和感受,或许是创造温暖港湾的重要一步。

家庭成员往往具有多种角色,一个男人可能是父亲、爷爷、儿子、丈夫、兄长,一个女性可能是女儿、母亲、妻子、奶奶、姐姐,不同关系中的角色功能是完全不同的。

上述案例中的妻子在某种程度上是尚未协调好女儿和妻子的角色功能,二者产生了冲突

清晰的边界是保证关系中特定角色功能的关键。

丈夫在父母面前言听计从,压抑谨慎,如果将这些压抑和不快发泄给妻子,或者借故妻子不尊敬老人而大发雷霆,我们就说丈夫的界限不清,夫妻系统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

家庭中,所有关系的核心是夫妻关系,夫妻系统的边界清晰、角色功能发挥良好,这个家庭就会健康良好的运行下去。

  

  父母系统的建立

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延伸,孩子降生,夫妻拓展为父母。父母系统与夫妻系统有着很大的不同,二人世界变成了多人世界,还可能有其他系统的介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庭系统运行更为复杂。

父母的首要功能是养育,子女接触父母是依恋关系建立的根本。亲子间精神和身体的接触是人类得以存活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父母不能和孩子充分接触已经是目前社会最需要思索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打工潮创造了数以千万的留守儿童,他们从几个月至几岁后与父母分离,丧失了与父母充分接触的机会。还记得毕节三兄妹的自杀惨案吗,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母亲离家出走,被养育者忽略和抛弃的恐惧常年笼罩着幼小的心灵,他们最终选择了毁灭自己——一种最极端的愤怒表达方式。

在城市生活中,社会节奏太快,年轻父母无暇顾及幼子。很多父母选择将孩子送给老人抚养,虽然养育替代者会补偿部分分离和丧失后的创伤,但是母体依恋关系的剥夺对儿童的大脑发育、精神心理行为都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在临床治疗中也发现,精神障碍患者幼年与母亲分离、遭受创伤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群。    

同其他系统一样,父母系统也需要获得清晰的边界

家庭中存在一定的权利等级,父母处于权利等级的上端,子女处于下端,这是孩子学会如何与将来的权威打交道的实验场。

孩子幼年时,父母发挥指导、保护、制定规则等功能,随着孩子成长,获得足够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后,可以自我发展、独立发挥功能后,父母功能也从养育、权威指导转向塑造孩子的自主性

目前,有部分家长甚至学者强调给与孩子充分的自主和平等,本人认为这需要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来制定,不能一概而论。

一个生理和心理都不健全的孩子,是无法与成年人平等的,无法自主的,过早承担父母功能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人格和心理活动的失衡。

很多时候,孩子太乖或懂事就是在承担不该属于自己的任务,如忧伤或残疾的母亲、父母关系不和、家庭贫困等情况下很容易让孩子“亲职化”

当父母的个人分化较低,无法处理自身或关系中的冲突时,通常转嫁至权利等级较弱的孩子身上。亲职化的孩子通常压抑、自卑、退缩,很难取得较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