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专 业 综 合 性 心 理 服 务 机 构

懂事的小孩,让我更心疼

发表时间:2017-10-06 11:06
懂事的小孩,让我更心疼

 

  “小时候家里很穷,总是穿得破破烂烂的。有一次我父亲和别人聊天,说我不讲吃、不讲穿、一心学习。我当时就在旁边听着,除了辛酸我还能做什么呢?我总不能任性地去要这要那,除了懂事我别无选择。”这是我的客户小青给我留言讲述的故事。如果可以任性被宠爱,哪个孩子甘愿在委屈中懂事呢?跟爸爸妈妈去商场,明明对玩具爱不释手,只要父母说一句太贵了,就温顺地点点头走开。同学要求帮忙写作业带外卖,就算心里很不愿意,但总是和气地答应。老板布置的任务,任凭繁复无理,也是默默地熬夜加班完成。


  成长是一去不复返的,许多大人都忘记,世界上除了成熟懂事,还有“委屈”和“不快乐”。孩子是最坚忍的人群,他们还不懂得用逃脱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泄反抗折磨,他们只能伸着冰凉的小手小脚,甚至根本不会有人察觉到他们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所以我总是想,孩子是可怜又可敬的。在还未能分辨谦让与委屈、宽容与自责时,孩子懂事的背后往往是深深的自卑,担心别人不喜欢,所以每天小心翼翼看着大人的脸色,失去了孩子应有的放肆和任性。其实,这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这类懂事的孩子往往会有这么几种表现:

1. 不敢在大人面前任性、放肆,不敢对抗权威

2. 处处迎合讨好大人,不惜忽略自己的感受

    不幸福的孩子,大都有超出常人的懂事,“你可知道对我做过什么最残忍?就是你狠狠把我一夜之间变成了大人。”

  有研究表明,那些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懂事,往往是和一些负面的童年经历相关,经历过童年家暴和有被抛弃经历的孩子,大脑中支配恐惧和焦虑的脑神经回路与成人类似,他们的青春期比正常的孩子也来得要早一些。懂事,是因为遇到了难以承受的事。我们总会有某一刻认识到必须要跟从前的自己告别:当意识到家境贫困时;当目睹了至亲离去时;当被告知父母离婚时;当经历了高考落榜时;当学会珍惜某个人时;当明白自己不可以再撒娇任性时……人不是慢慢长大,而是可以瞬间长大的。


“你要听话,凡事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似乎是很多父母常说的一句话。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孩子可以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就会停止惩罚和训斥。这似乎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免于被打骂的恐惧令孩子将内心深处的委屈藏起来。然而,更多的时候,孩子并不真正清楚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当不好的事情来临,他们会第一时间无条件认为是自己的错,这样的模式被内化后,会因恐惧而内疚,从而变得懂事、顺从。在满满的善意之下隐藏着深深的自卑。 懂事的背后,满是恐惧与压力。这样的孩子,总是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到别人的身上,因为别人的认可而快乐,因为别人的否定而难过,因此会更容易感到抑郁。我们都是通过不断地经历“坏事”而长大的,不断变得懂事、谦虚、顺从、体谅他人,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独立自我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习惯性地自责往往会演化为对于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否定。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过“真自我”和“假自我”概念。“真自我”是指一个人的自我以自己感受为中心而构建,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假自我”是指一个人的自我以他人感受为中心而构建,一旦感到自己的行为令他人失望,自我价值感便降到极低。懂事的孩子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假自我”。在做事时总会束手束脚,听从大人的指挥,不敢逾越既定的规则,这将导致他们做事刻板、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可是,一些家长却把孩子的“懂事”看得理所当然,将成功控制孩子当成一件可以向其他人炫耀的事情。


顾及了所有人的情绪,唯独忘了自己。太懂事,很难真的快乐。

愿在孩童的年龄,可以任性也可以倔强,可以撒娇甚至可以撒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