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专 业 综 合 性 心 理 服 务 机 构

你有过"心是口非"吗?--- 与回避型依恋者相处法则

发表时间:2019-09-24 08:57


01

或许你的身边存在这样的人,他们经常说:

“我觉得我不需要恋爱。”

“我还没做好准备进入一段感情。”

“对一段感情不要投入太多,到头来会失望的。”

……

与这类人交往的人经常表示:


“宝宝好累啊!”

“撩完就跑,简直渣男/女啊!”


但其实,这类人不是想做渣男或渣女,而是他们的依恋类型在作祟。


你也是回避型依恋者吗?


“自己实在是很慢热,看上去很好相处,却很难让别人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愿意相信任何人,但很难相信有人会真的对自己好。”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对谁都很好,也很乐于帮助别人,但是如果接触久了就会发现,要想和他们建立更深入更亲密的关系却很难。

他们很少谈论自己,也很少向别人袒露自己内心的情感。他们很容易相处,但很难真正的靠近。


半夜刷到这张图时,笑得整个人都在颤,可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我知道她想要表达什么。

她就是那只猫,猫的孤独与焦虑,就是她“内在的关系模式”。


02


如果说孤独是幸福的天敌,那依恋就是孤独的救星。

人若没有依恋,爱就无法联结,一切情感要么流向死亡,要么攻击自我。

也就是说,每个人渴望有一个依恋对象。

但我们知道,“想法”和“行动”是两回事。

回避型依恋人格,就是在亲密关系里,你明明很渴望依恋对方,可在关键时候,总是做出相反的举措。

我把回避型依恋人格,大致分为2个等级。



一个是轻量级:

能形成亲密关系,但关系无法深入

在公开场合,有些人会刻意打压伴侣,用语言贬低伴侣

比如我问你,你男朋友怎么样?

你可能会当着男友面说:“他蠢死了,什么都不会。”

男友一脸丧气,结果,你还要踩上一脚:“怎么,还不服气?”

但真相呢?

你心里非常在乎他,但你就是无法低头,你想用这种打压对方的方式,来证明“他爱你”。

再比如,对方伤害了你,但你就是憋着不开口,既不说出自己感受,也不说出自己需求,永远一句“没事”挂在嘴边。

情感需求和真实表达总是相反,这自然无法形成依恋。



一个是重量级:

无法进入正常的亲密关系

电影《在云端》里的瑞恩,简直完美演绎出了这一点。

在经济大萧条时代,瑞恩的职责就是全球各地飞,帮公司处理裁员问题。

用瑞恩的话来说,他去年有322天都在飞来飞去,剩余的43天犹如噩梦,因为要待在家。

年过40的瑞恩,没有谈过一场正式的恋爱,没有一个知心朋友,甚至连和家人的相处,也是能避就避。

飞机成了他的家,努力积累飞行1000万英里,也成了他逃避亲密关系的慰藉。

后来他有了一个彼此喜欢的朋友。

对方很美,人也善良。

瑞恩同事问:“她很喜欢你,你就不希望和她有未来吗?”

他说:“你还小,以后你对关系的理解会改变的。”

同事怒斥他:“不,这只是你自甘堕落的借口,你这样的生活方式,几乎不可能拥有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


是的,回避依恋严重的人,别说拥有正常亲密关系,他们常常连个关系够深的朋友都没有。

因为任何情感,一旦进入到彼此心灵的深处,就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依恋。


03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是多因素的。


可能是你的小时候,父母没有跟你形成依恋关系,从而导致你“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回避依恋。


也可能是你曾受过很大情感挫折,比如失恋,被亲密的人背叛等等。

但不管诱发因素是什么,回避依恋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自我界限僵硬,内心很少敞开。

你是不是极少会对一个人敞开心扉,暴露痛苦与孤独?

你是不是经常压抑自己的情感,即使是面对喜欢的人,也不敢流露出来?

你是不是经常感到孤独,但当跨出孤独时,你又害怕被伤害?

没错,这就是自我界限过于僵硬。

在职场、社交场,你看起来彬彬有礼、侃侃而谈,给人感觉很知礼。

但也止于“知礼”,因为一旦沟通进入到心灵层面,你就会本能的抗拒——尽管,你其实非常渴望。


04

电影《绿皮书》里,托尼对唐说:“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踏出第一步。”

当你建立了这样一段敢肆意表达内心脆弱的关系时,你就等于迈出了“第一步”。

因为你自我界限不再那么僵硬,能允许让别人靠近你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终究还是要靠有深度链接的亲密关系,来疗愈曾经受过的所有伤害。

就像一位网友对瑞恩的评价:“就算你飞了1000万英里又怎样?人生终究还是需要一个副驾驶。”

说到底,我们回避的一切依恋,其实都是对自我生命的摧残和打压。

人生的底色或许是孤独,但幸福的底色,是示弱,是坦诚,是明知伤害不可测,但仍然会低下头——我需要你

亦舒说,请给我很多很多的爱。

而我想说,请先把你的心打开。


05


1回避型依恋者在情感上的表现

1、 恐惧亲密

回避型依恋者在情感上往往很排斥亲密行为,主要表现为:

(1)不喜欢与恋人做一些亲密的行为,避免身体接触。比如牵手、拥抱等,会使他们觉得不自在。

(2)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比如不会对他人敞开心扉、不会对伴侣说“我爱你”等。


2、假性独立

回避型依恋者经常逃避亲密关系,压抑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装出一副“不需要”的样子,经常说“对恋爱不感兴趣”或者是“觉得恋爱束缚自己”等。

表现出很独立,在情感上没有需要,实则是因为排斥亲密关系,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对于他们来说很困难。


2形成的原因

不同依恋类型的形成,与原生家庭是分不开的。回避型依恋的形成与童年遭受到父母的情感忽视密切相关。

对孩子的降临没有期待感,甚至后悔和失望,这种类型的母亲在孩子诞生后有很大的可能冷漠对待孩子,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采取无视的态度。

而孩子天生需要关爱,需要母亲的爱护。母亲的无视,使得他们对依恋的渴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内心很痛苦,久而久之便采取回避的方式——回避一切亲密关系,并且做出一副“我不需要”的态度。

他们没有过多的哭闹,显得很乖,别人给什么他就接受,不会主动要求更多,并不会在意别人是否在乎自己。

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只是在自我欺骗,压抑自我的需要,不敢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回避可能带来的痛苦。


3如何与回避型依恋者交往

对于伴侣、朋友、家人是回避型依恋者来说,与他们交往,有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与他们相处的建议如下:

1、不要强迫他们


回避型依恋者典型的表现就是排斥亲密关系,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拒绝亲密的行为。如果他们排斥做亲密的行为,别强迫他们做,给他们留点自己的独立空间,强迫只会让他们更加排斥,甚至会排斥你的靠近。


2、实话实说


可能与回避型依恋者交往久了,便能够摸透他们行为和情感反应的规律,难免会产生“怎么又是这样”、“又躲着我”这些想法。

这时应该表达自己的需求,与回避型依恋者沟通,而不是用过去的经验去应对当下的情形。


4如何看待回避型依恋?

在查资料时,我发现很多人都会问“我是回避型依恋/伴侣是回避型依恋,该怎么办,需要医治吗?”

我认为不需要强行去矫正自己的依恋类型。每个人的依恋类型都是与自身的过往相关。

回避型依恋者会回避亲密关系,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是一种防御模式。如果自身的依恋类型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严重的影响,不需要去强制矫正。

而且我们自身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减少依恋类型对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回避型依恋者来说,他们可以回忆早期经历,并且重新审视这些经历的原因。

“父母对我冷漠是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如何去爱一个孩子,并不是因为我不好。”

“我出生时,爸妈第一次看到一个小生命诞生,还没学会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爱,不是对我冷漠,不是不喜欢我。”

对于回避型依恋的伴侣,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爱和安全感,鼓励他们敞开心扉,陪伴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独立空间。

对于父母,我想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而且潜移默化的,所以父母要好好爱护自己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对孩子的爱,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